“上天入地”的高铁“隐形”把脉人

作者:hqzx    来源:本站    时间:2021-02-08 11:59:15
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上天入地”的高铁“隐形”把脉人

       环球在线中国铁路报道   我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每逢佳节,总有人反倒更加忙碌了,他们离不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无法与亲人团聚。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南站,有这样一群幕后的“隐形”检修工,在大家看不见的时间里默默奉献、辛劳奋斗,时刻保证车站的安全运转。

       “兵兵,不要动,下面有旅客,等旅客走了以后在前进。”“收到!”251030分,昆明生活段昆明南房建工区工长李见深在巡视时,发现昆明南站28站台吊顶水管存在轻微漏水,需要及时登顶检修,消除隐患。在攀爬过程中,李见深和检修工黄兵兵一前一后,小心翼翼,时刻紧盯下方站台情况。

       昆明南站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站房建筑总面积为33.66万平方米,建筑总高44.5米,为了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需要安排人员随时对站房进行巡视检查。

       “里面的检查难度非常大,主要是作业面太狭窄了,里面的路径特别难走,照明条件不好,安全也要边卡控边走。”李见深说,这次的漏水,他们需要通过通风管道爬进吊顶,再穿过错综复杂的连接杆件,才能到达检修位置。

       每年春运,李见深他们班组都要对昆明南站所有站台顶部的连接杆件、用水管道、龙骨焊接点的牢固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昆明南站有30个站台,站台吊顶上部集中了车站用水、用电等线路管道,有8000多个扣件和连接杆件,一个站台吊顶的检查作业需要花费67个小时。

       “这个地方是难度最大的,人都是要塞着进去,爬的着力点都没有,都是靠板子用力推,一直塞着过去,你们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在距离地面6米高的顶棚里,只有5公分宽的角钢就是他们的落脚地,稍不留神就会踩空,密密麻麻的连接杆件,更是使检修异常困难,而最艰难的是要多次爬过只有30公分高的夹层。李见深手脚并用,匍匐前进,熟练地爬过夹层,不时回头反复叮嘱。

       “爬夹层特别压抑,之前第一次来的时候,下去之后就不想再来了,有旅客从下面过的时候还要趴着等,又恐高”。黄兵兵说,虽然上来检查很多次了,但是每次爬上站台吊顶,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心理和身体的巨大挑战。为了防止随身物品掉落站台,他们只能在旅客上下车完毕和动车开出去的间隙时间作业,短短的30米的直线距离,他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检修点。

       “在上面检修最困难的就是上厕所,因为作业时间长,我们在作业前吃东西特别要注意,更不能多喝水。”李见深告诉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在检修间隙,他们只能在相对安全的通风管道里吃点随身携带的饼干,这也是他们的今天的午饭。

       下午15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检修,站台漏水点得到处置。除了站台吊顶,今天他们还需要对昆明南站候车大厅、电梯台阶、站台雨棚、站台限界等站内设施安全状态进行检查。

       “上来之后就突然开阔了,作业间隙时不时看看夕阳,所有的疲惫都抛之脑后了。”当天下午16时,带着满身灰尘,李见深和工友们又马不停蹄地登上昆明南站房顶,对房顶雨棚、防风板进行常规巡检。而对于刚从夹层里出来的他们来说,此时是最惬意的时刻。

       “我们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只能在房顶检查的时候,远远看一下家的方向,表达一下自己的思乡之情。” 春节临近,家住河北的翟小宝要和工友们一起坚守岗位,此时站在昆明南站的最高点,看着一列列高铁动车平安驶出,他的心中充满了荣誉感,“我们很多工作的时候旅客都看不到,但是我们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每个工作都有无名之辈,而我们就像螺丝钉一样发光发亮,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除了昆明南站外,这群小伙还负责玉溪站、昆明动车所等9个站房的检修保养,总的设备平方面积有94万平方米,小到一个水龙头,一块瓷砖,大到站台雨棚、屋面,每一个部位每一个杆件都必须排查到位。

       面对昆明南站这个庞然大物,他们从刚开始的畏惧,到现在的亲切,这是一种朝夕相处、日积月累的深厚情感,在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这群小伙子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迎接新的一年。     


       凌晨12时,随着最后一趟动车缓缓驶离昆明南站,这群早已在站台等候的小伙又开始了当晚的工作…

       车站就像一个圆心,是离别归来、幸福团圆的中转站,一直在路上的人要么从这里出发,要么在这里团聚,来来往往通向四面八方。而李见深他们这群“上天入地”的高铁 “隐形”把脉人辛劳付出、默默无闻,时刻保证车站安全运转,只为让更多的人出走归来,久别重逢。(徐章位 姚巍 邓皓文 报道)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