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西南边境线上:一个人的“云中警务室”

作者:庄成龙 环球在线新闻    来源: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    2020-08-07 18:04:27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夏万举 彭建清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新闻警务报道  祖国西南边境线上:一个人的“云中警务室”

驱车行驶在中越边境的蛮金二级公路上,向着金河镇瑶家新寨村出发,十余公里的山路,大多铺满了土石子,路不宽,有的地方更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继续一路向上爬行,直至进入了一片人迹罕至的平地山林,朱国庆所在的警务室就像一座“孤岛”一样掩映在半山腰间。从警务室往外看,群山连绵不绝,抹抹云雾在阳光照耀下犹如条条银丝,让人有一种“人在山腰站、云在身下飘”的恍惚之感。

报名去一个人的警务室

今年初,在金平边境管理大队城关边境派出所做出选派1名人员常驻警务室的决定时,朱国庆以“我从小就在边境村寨长大,和村民相处有经验,我去最合适”主动报名前往,但一个30岁的年轻人又怎么会被这片荒凉轻易留住?

朱国庆说:“这是小时候爷爷的嘱托”。41年前,朱国庆的爷爷是第一批走进这片深山的守边人。当时身为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某村主任的他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守边护边战斗,在山高路陡、荆棘丛生的山林中,他们用肩膀扛着筐筐弹药送往前线,左边肩皮破了就换右边,直到战斗胜利、边境安定,他告诉朱国庆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稳定,我们必须守护住了。

41年后,朱国庆又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边境专职辅警,和爷爷一样继续守边、护边。“大家可能不信,成为一名警察是我从小的梦想,我要头顶警徽,守护好这片土地的安宁”。朱国庆目光如炬,字字千钧。

百姓口中的“村儿子”

初到警务室,工作并不繁重,生活却有些艰苦。警务室是由一间不足30平米的村委会活动室“腾”出来的,房间只有四堵白墙,也没有生火做饭的地方,唯有一个能与外界联系的手机还经常没有网络信号。而山里的天气也变化多端,前一分钟还是艳阳天,下一分钟云雾就涌上来,这个时候,更是看不到一个活物,除了呼啸的山风听不到别的声音,静得让人发慌……

“刚来的那段时间,就连村民的眼神里对我都充满了戒备。”回忆起刚入驻警务室的日子,朱国庆记忆深刻,他远离身边熟悉的面孔和城镇的烟火气,熟悉的是数不尽的山林云海与远离家人的静寂。

背着包,装着笔记本,穿着胶鞋,家家户户来回跑,这成了朱国庆驻村后的主要工作。瑶家新寨村共有32户147名常住人口,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他白天走访村民,动员村民参与护边,晚上辖区巡逻、管控便道……早出晚归,日日无歇,而这一干就是大半年。

朱国庆的笔记本里记录着村民的家长里短,足迹踏遍了村头村尾。村里的老人说:“这里百分之八十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家里只剩下我们老人带着小孩,小朱看着我们出行不方便,常常在周末从县城里接孩子们放学。还在警务室门前用投影仪给我们播放爱看的电影。”慢慢的,国庆也被村民贴心地唤为“村儿子”“娃娃头”,最开始空无一物的警务室里也常常放满了村民朋友送来的可口饭菜。

用心用情守好边境

如果说服务好群众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那么守好边境便道、参与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就是一场场“阻击战”“歼灭战”。六月的一天早上,群众报警称“有疑似境外人员欲翻越山林到境内来”。接到报警后,朱国庆叫上村里的联防人员随即处警。朱国庆一行人穿梭在山林间,上午雾水很大,刚进树林全身就被湿透了;到了午间,烈日当空,汗水湿透了衣裤,肚子咕咕作响,但人还是没有找到,朱国庆决定找不到人绝不会去,村民从山林摘了一些水果充饥后他们继续寻找。直到晚上十点左右,在穿越了整座大山后,在寨子的隘口发现了4名企图非法入境的外籍人员。

为了让自己成为“活地图”,更好地做好边境巡逻防控,朱国庆专门找到村里的向导,全面熟悉周边村寨和山林里每个进出通道,并制作线路图。他还针对特殊气候、突发状况开展紧急拉练,发动村民群众,组建起了一支“护村队”,加强对村寨重点地段的巡逻布控,以固定点位与流动查缉相互策应,消除管控盲点,实现人员的精准投放,构建了“权限设防、无缝衔接”的联防联控模式。

“小朱来了以后,这里的治安秩序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心里也踏实了。也是在他的影响下,现在147名村民都自发成为了筑牢边境防线的‘护边员’”村委会主任说道。

“和身边的老百姓在一起,我不孤独。心里想着为祖国站岗,守好这片土地,每次抗上五星红旗,在边境上巡逻,我不后悔。”当问朱国庆一个人在山间警务室的感受时,他这样说。守护在边境线上,用青春年华践行忠诚誓言,朱国庆身上彰显着边境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