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系列六 英雄老山奔小康——麻栗坡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纪实(上)

作者:记者 喻传宏 徐仕桓 唐雪娇 (编辑 曾炜)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    来源:云南省文山新闻网    2020-07-07 11:29:39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夏万举 彭建清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新闻报道  英雄老山奔小康——麻栗坡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纪实(上)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2020年春节期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但也挡不住麻栗坡人民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的前进步伐。51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麻栗坡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项老英雄,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争得的土地,我们守得牢,也建得好。现在,我们村脱贫了,全县也脱贫了!”这是今年5月,麻栗坡县猛硐乡猛硐行政村10余名村干部代表,与已故苗族抗法英雄项崇周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史料记载,光绪年间,法国侵略者侵占越南,进犯我边境,项崇周自发组织队伍英勇抗战,彻底粉碎了侵略者的图谋,保证猛硐地区不致沦丧,收回近千平方公里国土。作为抗法英雄项崇周的后辈,猛硐村村民将项崇周爱国爱家、守土固边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

       这样的“对话”,在位于猛硐行政村香草棚村小组活动室后的项崇周墓前每年进行一次。“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我们‘对话’都很有底气。”香草棚村小组组长张自华感叹:脱贫攻坚也是一场艰苦的“战役”,我们终于打赢了,可以告慰英雄。

       “战役”,对于祖祖辈辈世居边境一线的麻栗坡人民来说,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老山地区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一批批年轻将士喊响“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奉献我青春、强盛我中华”的口号奔赴麻栗坡前线,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广大老山儿女“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全力支援,参战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完整,铸就了闻名全国的以“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

这场战争,给麻栗坡人民留下了极大的创伤和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也使麻栗坡错失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经济建设的大好机遇,比全国其他地区整整晚了14年。麻栗坡因此“冠”上了“边、少、穷、山、战”的县情,“戴”上了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

       时光飞逝,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党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令从首都传到南疆,一场以弘扬“老山精神”,践行“西畴精神”为主题的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轰轰烈烈打响。

“冲锋号角”吹响,扶贫干部奔赴前方

破釜沉舟 背水一战

老山儿女 无坚不摧……

激昂的旋律催人奋进,声声誓言响彻云霄。

2014年以来,麻栗坡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速推进安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全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全面落实惠民兜底政策,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9.42%下降到2018年的6.26%。

       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基础,麻栗坡向中央和省州党委立下“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军令状。但剩下的60个贫困村、4754户1.56万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提前一年整县脱贫摘帽,又谈何容易?

       2019年3月15日,对麻栗坡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难眠又难忘之夜。凌晨两点,家住县城的卢大爹起夜时,还望见县公务大楼和政务大楼灯火通明。“平时也有几间办公室亮着,但那晚的两幢楼层层亮灯,确实很少见。”联想到晚饭时儿子儿媳讨论动员会后谁先驻村、谁留下来照顾老人和孩子,卢大爹感慨说,麻栗坡真是把脱贫当作“仗”来打了。

       次日清晨的麻栗坡民族中学校园,战鼓阵阵,彩旗猎猎。上午8时,近万名县乡(镇)村组以及驻村干部,以战区为单位,精神饱满的陆续向这里集结。

       这是麻栗坡历史上参会规模最大、参会范围最广、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整县脱贫摘帽总攻大会、决战决胜誓师大会。前夜,脱贫攻坚“老山战役”双指挥长、县委书记刘扬和县长王树忠,以及县“四班”领导和相关部门还在研究“战役总攻”相关方案。句句斟酌、条条把关,确保每一条作战指令精准。相关部门连夜印制《关于决战决胜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决定》《脱贫攻坚决胜年活动实施方案》《“英雄老山党旗红·脱贫摘帽当先锋”党建扶贫专项行动方案》《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实施方案》《压实驻村工作责任办法》5个“战役”文件。

       “这是全面总攻、决战决胜的作战图,必须认真领会、全力落实;这是总攻决战的冲锋号,必须三军用命、全线出击;这是战则必胜的保证书,必须一诺千金、全面兑现。”刘扬铿锵有力的动员令,吹响了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的总冲锋。

       军令如山、战鼓擂响、尽锐出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打起背包,扛起责任,以决战的姿态、必胜的信心,火速奔赴脱贫攻坚第一战场。

“摸排侦察”,身影凯旋在子夜

       泥土路、砂土路、水泥路,驻村短短两年,刘丽见证了这条从大茅坡村小组到坪子村委会全长2公里乡村路的3次变迁。在这条路上,她来来回回跑过无数次。今夜,她和扶贫队员又一次披星戴月归来。

       “噗”。一声闷响划破了山谷的寂静。刘丽下车查看后,不得不掏出手机再次求助:“组长,我们的车坏在大茅坡半路了……”

       自2018年2月由州交通运输局选派到坪子村委会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刘丽的工作并不顺利,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有时急得整晚睡不着觉。为改变这一现状,她整整花了1个月的时间,遍访了坪子村所有的村民,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扶贫工作也就此步入正轨。

       此后的一年多里,刘丽每天开着自己的车奔走在扶贫路上,为此磨烂了12条车轮胎,修车的费用超过了3万元。汗水和无私的付出让刘丽的驻村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为坪子村争取到扶贫资金25.3万元,用于修缮村委会厕所、为部分村组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硬化道路、建设小水窖等设施建设。

       在“老山战役”总攻大会上,被麻栗坡县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的刘丽,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已连续两个多月未回过文山照看患有脑梗的母亲。

       熟悉刘丽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黄色的军用背包,里面装着理发剪、剃须刀、指甲刀、简单的急救药品和糖果等。白天,她与队员逐村逐户排查情况,晚上为留守老人和儿童理发、剪指甲、晒洗衣被,总是比别人回来得更晚些。

       “白加黑、5+2,战役不胜利,战斗不停息。”铁厂乡党委副书记张维方说,全乡10个村委会  301个村小组,共6647户2.88万人,每年有一半以上常年在外务工。刘大姐心疼这些留守老人和孩子,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照顾。

       经过第一阶段深挖细排,铁厂乡还有207户584人贫困人口,压力最大最难的还是1369间危房需要实施加固改造。张维方说:这是终极大考、是军令,就是拼了命也要大干一场。

       距乡政府驻地10多公里的团山村,古榕掩映,瓜果飘香。

       2020年6月4日,刚刚收摘黄豆归来的贫困户曹洪香,一边用衣袖擦拭汗滴,一边笑盈盈地打开大门,把回访的张维方一行请进家中。

       青色的琉瓦、红色的立柱、干净的庭院,整齐的柴木、满仓的稻谷、悬梁的腊肉,这间整洁干净的农家小屋,处处透着勤劳和幸福。

       56岁的曹洪香右眼有眼疾,丈夫早逝,靠种玉米拉扯着一双儿女。现如今,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常年在广东务工,并在广东娶了儿媳妇,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孙孙。

       曹洪香说,去年3月底的一天,上百人来到她家,前观后看,有的搭梯子爬上房顶,有的拉开卷尺左右测量,争论得很是激烈。

       不明事由的曹洪香紧张地看着、听着,又激动地笑了。她听明白了,这些人都是乡村干部,以她家的房屋加固改造当演练呢。没过几天,乡上的施工队就带着材料来了,重新换了立柱、换了新瓦、加固了危墙、硬化了地板。

       “立柱那天,有人问我要不要看看日子。我说,都是政府帮助的,天天都是好日子,不用挑。”曹洪香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身子再养好点,能克服晕车时去广东看看还未见过面的儿媳和孙子。

     这是麻栗坡把“精准”要求贯穿整个战役过程的缩影。为全面压死任务,针对不同时段发现的问题和作战任务,麻栗坡以五道“作战令”和“督战令”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指挥体系、保障体系、责任体系、监督体系、作风体系和防控体系,要求所有战区、所有作战队员紧扣“精准”抓整改,倒逼时间抓落实,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方式销号作战,推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