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扶贫金8亿 补短板项目90个 云南弥勒:“1+4”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作者:赵树龙    来源:云南省弥勒市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0-11-22 16:57:23
报道:成林 刁燕燕 邱琬婷 彭建清 夏万举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投入扶贫金8亿 补短板项目90

云南弥勒:“1+4”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环球在线今日头条报道  “弥勒市精准聚焦贫困退出指标,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01亿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及补短板项目90个,发放产业扶贫小额贴息贷款3397.6万元,116户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为脱贫攻坚大会战取得关键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南省弥勒市市长李健在年初的市人代会上说。当前,弥勒正处于决胜脱贫攻坚下半场,在这个关键阶段,该市以“1+4”(即规划+项目、新型主体、利益联结、技术)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为今年年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脱贫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个规划”实现产业规划全覆盖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弥勒市结合市情,以规划为引领,精准发展扶贫产业,探索出一条弥勒特色的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的扶贫新路。目前,该市“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达标,实现23个贫困村出列,31149728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

该市按照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在贯彻落实《弥勒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制定了《弥勒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南盘江干热河谷水果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弥勒市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及三个配套工作方案(20182020年)》。确立了中部坝区以发展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为主,推进18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其中弥阳、虹溪片区同时打造现代花卉产业园区。东西两山(两区)以发展冷凉蔬菜、温带水果、优质饲料玉米、优质小麦、烤烟及畜禽养殖为主。南盘江干热河谷区以发展亚热带水果为主,构建“一带两区一河谷”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推进“510万亩”水果产业基地建设。

“项目带动”实现产业项目帮扶全覆盖

2016年—2019年,弥勒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876.9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1122户贫困户42363人产业扶持项目带动全覆盖。并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发展思路,投入财政资金5326.9万元实施到户小产业扶持项目,共计扶持发展种植经济作物1.2万余亩、经济林果0.8万余亩,养殖大型牲畜5.9万头(只)、禽类5.2万羽等,覆盖贫困户1.7万户次。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思路,投入财政资金3550万元在49个贫困村实施专项产业项目53个,主要扶持种养殖基地建设、建设完善农田水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效益分配、完善农产品交易中心、冷库、水果分拣机等物流设施设备等,覆盖农户0.6万户次,其中贫困户0.5万户次。

在产业项目帮扶中,弥阳镇的当甸、母乃、小塘、夸西村委会曾是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确保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如期脱贫,弥阳镇通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依据产业基础、地形地貌和村民生产意愿,优选香叶天竺葵、鲜食玫瑰、大棚番茄、苹果、脆红李种植、山羊、生猪养殖等特色扶贫小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苦干实干,把昔日的贫困村打造成了面貌一新的“幸福村”。目前,该镇在四个贫困村共种植金丝皇菊60余亩、大棚番茄32亩、食用玫瑰108亩、香叶天竺葵1000余亩;夸西、小塘、母乃3个贫困村的村级经济已突破到了3万元以上;四个贫困村通过发展产业,已全部脱贫出列,小康之路越走越宽阔。

“主体带动”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

该市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大力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带贫益贫模式,培育引进多家省级和州级龙头企业。年初至今,弥勒市有红河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51个;完成12家农业企业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全市累计有29家新型经营主体的52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认证面积达26.66万亩,其中14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全市105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112242363人贫困户,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

      该市朋普镇积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帮带脱贫模式,构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参与分享产业链利益增加收入,镇内的10个新型经营主体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0851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该市的新哨镇猴街村在新型经营主体温氏公司的带动下,全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有规模养猪户6户、养鸡户12户、养羊户6家,带动养殖户实现年产值700多万元。村民也在养殖业中获得发展,大多数人家都盖起了几层的新房。

“联结带动”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

该市按照“联得上”“结得好”“稳得住”的思路,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村委会+贫困户”“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实现了“土地流转获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保底收购得底金、务工就业赚薪金”的联动机制,实现了全市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江边乡万亩芒果、五山乡万亩皇冠梨和柑橘、西二镇万亩柑橘、东山镇万亩冷凉蔬菜及特色养殖等“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绿水村香椿、路龙村及舍姑村生猪养殖、额依村肉鸡养殖、钟山村半边红李子、清河村红美人桃等“一村一品”特色产品。

该市以“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弥勒市启方农业公司在弥阳、朋普2个乡镇建成产业扶贫车间2个,直接带动周边村寨200多户群众发展农业种植,助农增收1000多万元;其中:带动40多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种植业。虹溪镇以“产业+就业”发展葡萄、韭黄、花卉等“产业车间”,共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432户、1437人。巡检司镇扶贫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巡检司电厂的现有热、电、气循环资源建设年产2.5万吨豆制品生产线,实现豆制品新增年产值2亿元,带动全镇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现已投产的车间有4个,每个车间用工量基本在70人左右,总用工量280多人;70多名贫困户家庭成员通过培训上班后,月工资3000-5000元,他们不仅在园区学到了技术,还通过工资性收入全部脱贫。弥阳镇以“企业+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在全市深度贫困村夸西村建成“玫瑰车间”,目前,鲜食玫瑰花种植已成为12户贫困户新的增收亮点,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每年仅4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一项,就可增加收入80多万元,已促成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西三镇戈西村小龙潭小组以“基地+农户”的“产业车间”扶贫模式,发展苹果、杏子等产业,带动农户就业60多人,带动周边村寨79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技术带动”实现指导服务全覆盖

该市充分发挥全市专技人员作用,做好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扶贫技术指导服务效能。各产业扶贫党支部以“助农增收”为主题,把“主题党日”活动搬到田间地头。如:市农技推广中心党支部14名党员深入弥阳镇夸西村委会苹果种植基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培训,现场答疑解惑,为当地群众栽种的“华硕四号”苹果。据统计,年初以来,弥勒市共组织专技人员到乡镇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式技能指导服务16次,重点围绕贫困户生产中暴露出来的生猪养殖技能及苹果、蜂糖李、“半边红”李子、皇冠梨等果树栽种技能知识掌握不足、种养技术达不到实际需求等问题,深入弥阳、西一、西二、巡检司、东山、五山等乡镇开展现场教学、演练,采取“教会一户”“示范一片”的教学方式,共培训农户726人次,其中贫困户103人次。

       该市还抽调农科技术骨干专家及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围绕全市粮食、水果、蔬菜、花卉、畜牧等11个重点领域组建市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实现了全市重点产业技能指导服务全覆盖,目前共深入乡镇开展各类指导服务30余次。在全市60余个行政村选聘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112名,常态化开展技术服务,实现49个贫困村产业技能指导服务全覆盖,目前,共到户开展服务915人次。还选派农科技能骨干人员6名,分别深入西一雨龙村、西二路龙村、额依村等村驻村。促成10多个村寨从种植传统作物玉米、烤烟逐步转变为种植人参果、蜜本南瓜、豌豆、香椿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以产业增收脱贫致富。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