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蒙自:走出现代农业筑梦启航之路

作者:陈波 雷明 环球在线新闻    来源: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2020-05-09 12:42:17
报道:杨成林 夏万举 彭建清 刁燕燕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新闻报道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走出现代农业筑梦启航之路

       近年来,云南省蒙自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特殊的气候优势,抢抓中央和省州农业优先发展政策机遇,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筑梦启航之路。

土地流转:创造蒙自速度

       “以前包产到户的时候,我家分到了14块田、7块地,最大的才有1亩,且东一块、西一块,质量也是7个等级都有,参差不齐。就我们现在被流转到海升的那片地,就是典型的‘望天地’了,只能靠天吃饭,雨下得多了能种点玉米,要是天气干旱,玉米都是颗粒无收,最终人累得不得了,还没有效益,更谈不上增产增收。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引进了这么个大企业,让我们把地流转出去,那片地不用操一点心每年每亩还有1400元的收入,即让我们腾出手去好好管理其他优质一点的地

        我们在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真是一项惠农的好政策!”草坝镇大郭西村委会村民李正春满脸笑容地说道。

       原来,2018年,为了让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场“土地革命”在草坝镇打响了。蒙自市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户将零散自耕的土地逐步向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并通过租赁模式流转土地,不仅找到了开启全镇特色产业发展的“金钥匙”,还盘活了土地,让当地百姓“坐地生金”。很快,蒙自市委、市政府通过多方努力,引进的两家全国知名现代农业企业——联想佳沃、海升集团落户蒙自,并创造了40天流转8689.495亩土地的蒙自速度。

       土地流转后,龙头企业对土地重新进行整理,沟、路、田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原本靠天吃饭的“望天地”摇身变成了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现在整理出来的土地集中连片,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水田格网化、灌排设施化、种植规模化’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我们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可以优先去企业打工。这个季节刚好是两家公司蓝莓采收的季节,每天用工量差不多要500人。这不,我们村里那个李洪芬在海升工作表现突出,现在都加入到他们的管理层了!”李正春满脸骄傲地说。

       看到效益后,土地流转便开始在各乡镇铺开,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突破10万亩,达到11.34万亩,其中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土地20000亩,带动产业园流转4万多亩。

 

现代农业:植入“智慧基因”

       又是一年春来到,人间处处绿意浓。走进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石榴种植基地,两千三百亩石榴树整齐排开,迎风飘扬,树上石榴花开半吐红,一簇簇一朵朵格外显眼,惹人怜爱。

       “这片石榴树是我们公司去年栽种的。你看1年的时间,就进入花期即将挂果,并且将在3年内实现丰产。这比传统种植的3年挂果、5年丰产在效率上有了极大的提升。”该公司副总经理耿媛媛介绍。

       记者看到,基地的石榴树外形呈Y字形,且每行石榴树的间距大约有3米左右。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耿媛媛介绍道:“我们的技术员一直对石榴树的生长进行控制,比如对根部生长出来的萌蘖进行清除,确保只有一个主干;通过在树旁假设铁丝,把树枝嫁接上去,让树枝呈Y字形生长,从而切合中国人修枝作业的最佳树高3米以下,便于实现机械化修枝、采摘的同时,又可让一亩地种69株石榴,比传统种植方式每亩大约多20株。”

       “此外,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装在地里的这两个设备。”耿媛媛指着安装在地膜上的两个设备补充道,“这个雨水测量计是用来检测降雨量的;这个是土壤张力计,是用来测量土壤水分的,技术人员将定期进行监测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控制土壤水分。同时,我们还会定期采取叶片,做叶片监测,从而监测石榴树的养分情况,做到精准给肥控肥。”

       带着对现代农业科学种植方式的感叹,记者又来到了红河佳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只见这里无土栽培的蓝莓色泽鲜嫩、大小均匀。“我们对每株蓝莓的水肥都是精准滴灌,所以他们大小均匀。”去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在该公司担任水肥管理员的马福生介绍。“进来后,发现这里的现代农业远比我想象中的更现代。以前我都不知道大棚还可以根据设定好的温度和湿度自动开关,但是在这里实现了。然后这里的水肥也是在电脑上设置好程序后,自动施肥……”谈及公司的科学管理,原本有些许腼腆的他打开了话匣子。

       “现代农业省去了传统农业60%的人工,在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在产量和产值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越。”草坝镇农服中心主任李沅峰介绍,“以海升的蓝莓为例,1年初挂果,1000亩的蓝莓产量预计为300吨,产值大概为30004000万元,到明年第二年进入丰产期后每株将挂果3.54公斤,产量可达1500吨。同时市场价方面,由于科学种植,其颜值和大小都比传统种植的更胜一筹,所以其卖价是传统种植无法比拟的。”

 

电商发展:塑造农业新生态

       “洋葱代表蒙自的热情,这份热情值得在全国各地一起分享,助力农民解决洋葱的销路问题,动动你的手指,买它!买它!买它!”。这是413日,蒙自市副市长杨云鸿直播间里为蒙自紫皮洋葱打Call的场景。他还特地为蒙自紫皮洋葱想了一句宣传语:“蒙自洋葱 北归特供”。 此次直播共约15万网友观看,完成2100单,销售超过5000公斤洋葱。

       近年来,蒙自作为农副产品出产的重要产地,立足本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电商发展,初步构建起覆盖市、乡、村的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激发农产品销售新动能,塑造农业新生态。

       在蒙自市南疆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电脑前的客服正忙着接单,仓库里的工作人员则正忙着打包发货。“这几年,通过电商,我们将以前外地收购商来我们这里收货再销往各地市场的模式变成了产品直接销往全国各地的商家甚至是消费者手上的模式,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之余,也通过现在的订单式发货,让我们从被动变成主动,使农户的利润实现最大化。”该合作社理事长童锋介绍,“电商让蒙自的产品走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这打响了我们本土产品的品牌,比如蒙自石榴,推动了我们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电商的优势,在这次疫情期间尤为明显。今年我们的第一个销售策略就是抓好直播这一块,把原产地扩大,让省外的消费者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我们云南的产品价格有多实惠,来促进我们的销售。”蒙自水果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付佳雪说。疫情期间,该公司积极开展电商助农活动,通过线上拼单、网络直播等方式,每月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上百吨。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截至目前,全市11个乡镇(街道)82个行政村,乡乡有电商服务站,村村有电商服务点,他们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本土名优特农产品,让长期耕耘线上渠道的电商平台在供应链、物流、前端运营、流量倾斜上为农户增收助力,农业新生态已悄然形成。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