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环球在线新闻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20-03-25 14:15:02
报道:杨成林 夏万举 彭建清 刁燕燕 方之舟 特约记者杨程西南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新闻报道  2020年325日上午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主会场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虎青主持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好全省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及生态扶贫工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他们是: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赵瑞君先生;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治忠先生;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波先生;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炯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昆明市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五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胡波发布新闻。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胡波发布新闻

       我谨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向长期关注与支持云南三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省农业农村系统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的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机制保障。省农业农村厅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聚焦工作目标,坚持精准方略,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重点抓了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产业覆盖。2016年制定印发《云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8年制定印发《云南省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尊重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产业。2019年,全省产业覆盖贫困户169.01万户,占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的99.48%,基本实现产业到户全覆盖。在扶贫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注重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有机结合,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20个特色县中贫困县比例为70%。二是抓主体带动。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9年,全省带贫农业龙头企业4624个,带动贫困户71.34万户;带贫农民专业合作社1.82万个,带动贫困户114.3万户。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模式,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将单家独户的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链条,促进稳定脱贫增收;全省共有2.95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5.71万户,主体带动率97.54%。三是抓指导服务。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省共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2.86万人,对贫困户开展面对面的生产经营指导服务。依托全省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组建436个专家组,与88个贫困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对口帮扶机制。组建三区三州专家服务团,由马铃薯、牧草、花卉3个产业16名专家对口指导迪庆州,茶叶、蔬菜、草果、中药材、中蜂5个产业25名专家对口指导怒江州,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四是抓产销对接。积极组织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去年一年,组织贫困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参加8场全国性产销对接活动,其中在省内举办4场,现场签约金额16.94亿元。我省贫困地区的尼西鸡、藏香猪、老窝火腿、沧江红米等大批特色扶贫产品打响了市场知名度。  


       通过不懈努力,2019年,全省有90.4%的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收入,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1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12.3%,增速比上年快1.9个百分点、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8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高0.8个百分点。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省农业农村厅将在巩固当前产业扶贫成果基础上,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工作组织管理。紧盯产业扶贫投入、产业扶贫项目、产业扶贫实效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省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职责,构建上下左右运转协调、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有效落实。二是提升扶贫产业质量。

       围绕比较优势发展生产,围绕增收脱贫提升产业,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为实现脱贫目标提供直接支撑,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可持续的产业依托,为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兴旺基础。三是提升主体带贫能力。加大项目资金奖补支持力度,继续提高双绑覆盖面,加强对各类主体的指导培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带贫能力、带贫质量和带贫效益。四是提升生产经营服务。加强对贫困县农业生产经营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带贫主体经管管理能力培训,引导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

回到顶部图片